道藏
拼音:dào zàng
注音:ㄉㄠˋ ㄗㄤˋ

道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藏dàozàng

(1) 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collected Taoist scriptures

引证解释:

⒈ 书籍贮藏之所。

汉王充《论衡·别通》:“周监二代, 汉监周秦。然则兰臺之官,国所监得失也。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明。令史虽微,典国道藏,通人所由进,犹博士之官,儒生所由兴也。”

⒉ 道教书籍的总汇,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闽中有习左道者,谓之明教。亦有明教经,甚多刻版摹印,妄取道藏中校定官名衔赘其后。”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隋志》倣《汉书》,道家列於九流,而神仙符籙,列於二藏,其名悉不著録,《参同契》神仙家,盖总之道藏,故不列其名耳。”
丰子恺《怀李叔同先生》:“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

国语词典:

道家书籍的总称。入藏者五千五百册,明有正统、万历二刻,颇多精本。其中包括有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等。

词语翻译

英语
Daoist scripture
德语
Daozang (Philos)​, der taoistische Kanon , Daozang (Sammlung taoistischer Schriften)​ (Eig, Lit)​, der daoistische Kanon
法语
canon taoïste

网络解释:

道藏

  • 道藏,指道教书籍的总称,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它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