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愆簿
拼音:jí qiān bù
注音:ㄐ一ˊ ㄑ一ㄢ ㄅㄨˋ

集愆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国子监监丞用以记载生员过失的簿册。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国子监监丞用以记载生员过失的簿册。

《明史·选举志一》:“监丞置集愆簿,有不遵者书之,再三犯者决责。”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WYSU
  • 五行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IFN
  • 五行

(1)(名)罪过;过失:前~|罪~。

(2)(动)错过(时期):~期(延误日期)|~滞。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ㄅㄛˊ
  • 笔划19
  • 繁体簿
  • 五笔TIGF
  • 五行

[ bù ]

1. 本子,册籍:簿册。簿记。簿籍。簿录。

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簿公堂。

3. 古代的仪仗侍从:簿伍。卤簿(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

4. 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