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
拼音:tài jí quán
注音:ㄊㄞˋ ㄐ一ˊ ㄑㄨㄢˊ
词性: 名词

太极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极拳tàijíquán

(1) 中国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动作柔缓,可用于拳击和健身,流传区域很广

tai ji quan (slow-motion Chinese boxing; shadow boxing)

引证解释:

⒈ 拳术名。动作柔和缓慢,能养气强身。既可用于技击,又有保健医疗作用。

国语词典:

一种拳术。按阴阳生克之理,合八卦、五行为十三式,习练时养气蓄劲,柔中有刚,精神内敛,意存丹田,以绵、软、巧为行功的要旨;应敌时随屈就伸,黏连不脱,能因人之势,借人之力,以制敌于败。既可用于技击,又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相传为宋朝张三丰所创。

如:「每次一有事情发生,相关单位便打起太极拳,推卸责任。」

网络解释:

太极拳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

  •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
    • 1、按照惯例,爷爷又早早地起来去小公园打太极拳
    • 2、爷爷打太极拳的姿势非常优美。
    • 3、健身的方法很多,譬如散步、长跑、打太极拳等都很。
    • 4、看晨练的老人们打太极拳的动作伸展自如,看上去很优美。
    • 5、闲暇时间练练书法,打打太极拳,写点小文章,也是怡情悦性,一种享受。
    • 6、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还是很硬朗,还加入了社区创办的老年大学。看,他正屏息凝神地练着太极拳呢!

    字义分解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DYI
    • 五行

    (1)(形)高;大:~湖|~庙。

    (2)(形)极;最:~阳。

    (3)(形)身份最高或辈份更高的:~师。

    (4)(副)表示程度过分:汤~热;烫嘴。

    (5)(副)表示程度极高用于赞叹:这方案~好了。

    (6)(副)很;用于否定:不~好。

    (7)(Tài)姓。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EYY
    • 五行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DRJ
    • 五行

    (1)(名)拳头:双手握~|~打脚踢。

    (2)(量)用于拿拳头打的动作。

    (3)(名)拳术:打~|练~。

    (4)(动)拳曲:老大娘~着腿坐在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