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茸
拼音:tái róng
注音:ㄊㄞˊ ㄖㄨㄥˊ

苔茸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丛生的苔藓。

引证解释:

⒈ 丛生的苔藓。

南唐李中《江次维舟登古寺》诗:“輟櫂因过古梵宫,荒凉门逕锁苔茸。”
《新华日报》1942.7.2:“密密丛丛,上下是几十尺高的大树枝干,下面是生满苔茸的石块。”

网络解释:

苔茸

  • 丛生的苔藓。 南唐 李中 《江次维舟登古寺》诗:“辍櫂因过古梵宫,荒凉门迳锁苔茸。”《新华日报》1942.7.2:“密密丛丛,上下是几十尺高的大树枝干,下面是生满苔茸的石块。”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CKF
    • 五行

    tái

    1. 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青苔。苔藓。苔原。

    tāi

    1. 〔舌苔〕舌头上面的垢腻,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

    • 拼音róng
    • 注音ㄖㄨ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ABF
    • 五行

    (1)(名)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毛~~的小草。(作定语)

    (2)(名)鹿茸;雄鹿的嫩角;带茸毛;含血液;是一种珍贵的中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