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而不露
拼音:mì ér bù lù
注音:ㄇ一ˋ ㄦˊ ㄅㄨˋ ㄌㄨˋ
词性: 成语

秘而不露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引证解释:

⒈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祕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亦作“祕而不言”。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张骋所乘牛忽言曰:‘……归何早也?’ 骋益忧惧,祕而不言。”

国语词典:

隐密而不表现于行动。

网络解释:

秘而不露

  • 秘而不露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mì ér bù lù,意思是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 秘而不露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而目前来情况来看,叱鼻只知道普天之下只有他自己还懂得这一个幽灵界独特的至高功法,故此,叱鼻首领一直都秘而不露。 
    • 2、另一方面,有些破案线索警方会故意秘而不露,担心媒体曝光后会影响警方办案。
    • 3、绝大部分的内部结构还深藏在大洋底下,秘而不露是上帝设计的最高专利。
    • 4、报道还指出,另一方面,有些破案线索警方会故意秘而不露,担心媒体曝光后会影响警方办案。

    字义分解

    • 拼音mì,bì
    • 注音ㄇㄧˋ,ㄅ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NTT
    • 五行

    1. 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秘密。秘藏(cáng )。秘方。秘诀。秘计。秘史。神秘。奥秘。

    2. 保守秘密:秘而不宣。

    3. 珍贵罕见:秘本。秘籍。秘宝。秘府。

    4. 姓。

    1. 〔秘鲁〕国名,在南美洲。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lòu,lù
    • 注音ㄌㄡˋ,ㄌㄨˋ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F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