獶杂
拼音: | náo zá |
獶杂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獿杂”。
引证解释:
亦作“獿杂”。混杂。
《礼记·乐记》:“及优侏儒,獶杂子女,不知父子。” 孔颖达疏:“獶杂,谓獮猴也,言舞戏之时状如獮猴,间杂男子妇人,言似獮猴,男女无别也。”《隋书·音乐志上》:“倡优獿杂,咸来萃止。” 宋颜太初《东州逸党》诗:“尘鹿復獶杂,何者为尊卑。”
字义分解
- 拼音náo,nǎo,yōu
- 注音ㄋㄠˊ,ㄋㄠˇ,ㄧㄡ
- 笔划18
- 繁体獶
- 五笔QTDT
náo
1.古同“猱”:“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
2.涂抹墙壁的匠人:“~人亡,则匠石辍斤而不敢妄斲。”
nǎo狗受惊的样子。
yōu〔~?〕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