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舞足蹈
拼音:shǒu wǔ zú dǎo
注音:ㄕㄡˇ ㄨˇ ㄗㄨˊ ㄉㄠˇ
词性: 成语

手舞足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手舞足蹈shǒuwǔ-zúdǎo

(1) 手臂和双足皆在挥舞跳动的样子。形容情绪高涨到极点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红楼梦》
dance for joy

引证解释:

⒈ 舞蹈时配合乐曲,两手舞动双足跳动。后多用以形容心情高度兴奋、用动作来表达的状态。

语本《诗大序》:“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南朝宋刘彧《白紵篇·大雅》:“在心曰志发言诗,声成于文被管絃。手舞足蹈欣泰时,移风易俗王化基。”
《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那此奴僕,因家主得了官,一个个手舞足蹈,好不兴头!”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五章:“‘胜利啦!同学们,咱们胜利啦!’同学们手舞足蹈地几乎要互相拥抱了。”

⒉ 指朝仪中臣下的拜舞。

《旧唐书·王方庆传》:“比来朝官不遵礼法,身有哀容,陪预朝会,手舞足蹈,公违宪章,名教既亏,实玷皇化。”
唐李迥秀《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手舞足蹈方无已,万年千岁奉薰琴。”

国语词典:

手、脚舞动跳跃。语本《孟子.离娄上》:「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形容非常高兴喜悦。《红楼梦.第四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不禁手舞足蹈,乐得不可收拾。」也作「足蹈手舞」。

词语翻译

英语
hands dance and feet trip (idiom)​; dancing and gesticulating for joy
德语
mit Händen und Füßen gestikulieren (
法语
danser de joie, être transporté de joie

网络解释:

手舞足蹈 (汉语成语)

  • 手舞足蹈是一个汉语成语,
  • 拼音是shǒu wǔ zú dǎo,
  • 释义: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 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
    • 2、他抱着妈妈为他买的大熊猫玩,兴奋得手舞足蹈
    • 3、他得到高考榜上有名的消息,欢喜得手舞足蹈
    • 4、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 5、就在灰太狼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时候,突然他发现喜羊羊不见了。
    • 6、当小华接受了小强的求婚时,小强不由得心花怒放,手舞足蹈

    字义分解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RLGH
    • 五行

    [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 拼音dǎo
    • 注音ㄉㄠ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KHEV
    • 五行

    (1)(动)踩、踏:赴汤~火。

    (2)(动)跳动:手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