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笮
拼音:wěi zé
注音:ㄨㄟˇ ㄗㄜˊ

苇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

引证解释:

⒈ 用苇草制成的绳索。笮,竹索。

《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存进》:“是时, 晋军德胜,为南北寨,每以舟兵来往,颇以为营,而河北无竹石, 存进乃以苇笮维大舰为浮梁。”

网络解释:

苇笮

  • 苇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ěi zé,是指用苇草制成的绳索。
  • 字义分解

    • 拼音wěi
    • 注音ㄨㄟ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FNH
    • 五行

    (名)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茎有节而中空;可用来造纸或编席子:~子。

    • 拼音zuó,zé
    • 注音ㄗㄨㄛˊ,ㄗ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THF
    • 五行

    zuó

    1. 用竹篾拧成的索:笮桥(竹索桥)。

    1. 铺在椽上瓦下的苇席或竹席。

    2. 压榨:“吏士渴乏,笮马粪汁而饮之”。

    3. 装箭的竹器。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