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ái wén |
注音: | ㄌㄞˊ ㄨㄣˊ |
来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送来或寄来的公文。
引证解释:
⒈ 送来或寄来的公文。
引《水浒传》第一一三回:“郭世广使人賫至三大王府里,辩看了来文,又差人来监视,却才教放入城门。”
国语词典:
送来或寄来的文件。
网络解释:
来文
- 1、有鉴于此,刘志文吁请教育部委派官员认真探讨及评估大马独中统考文凭的马来文科水平,以及统考文凭的马来文科水平是否达到国文科的水准。
- 2、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发扬科学精神,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外来文化民族化。
- 3、到目前为止,我没有发现爱尔兰和盖尔语,威尔士语,法文,荷兰文,德文,波兰文,西班牙文,希伯来文,意大利语和英语。
- 4、如果撇开本土文化之根,则外来文化失去移植的依托;如果本土文化根基不健全,则移植外来文化将成为逾淮之橘。
- 5、这种不珍惜,小而言之是给奖项本身带来损失,大而言之是发挥不出来文艺作品在时代洪流中应当发挥的鼓舞士气与凝聚人心的作用。
- 6、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民间艺术日趋衰落,民族大众文化面临外来文化挑战。
字义分解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來
- 五笔GOI
- 五行火
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来回。来往。过来。归来。来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来。向来。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来年。将来。来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来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来。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来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来。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来。
9. 表示发生:暴风雨来了。
10. 在数词一、二、三后面,表示列举理由: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二来价钱便宜,我就买了。
11. 用做诗、歌词中的衬字:八月里来桂花香。
12. 表示语气,归去来兮!
13. 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来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