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疏
拼音:shū shū
注音:ㄕㄨ ㄕㄨ

书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奏疏;信札。

引证解释:

⒈ 奏疏;信札。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江南谚云:‘尺牘书疏,千里面目也。’”
唐杜甫《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诗:“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宋叶适《夫人徐氏墓志铭》:“自是十年, 必明书疏不闕,然愈卑下不已。”

国语词典:

书信。

网络解释:

书疏

  • 书疏,读音是shū shū ,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是奏疏。
  •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HYQ
    • 五行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