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拼音:liǔ yǒng
注音:ㄌ一ㄡˇ ㄩㄥˇ
词性: 名词

柳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柳永Liǔ Yǒng

(1) (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宋朝崇安(现在福建省崇安县)人,著名词人

Liu Yong

国语词典:

人名。生卒年不详。福建崇安人。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也称为「柳七」。宋代词家。官至屯田员外郎,世号柳屯田。其词风旖旎平易,语言通俗,情感率真,多为歌咏太平盛世寻欢作乐的作品。著有《乐章集》。

词语翻译

英语
Liu Yong (987-1053)​, Song poet
德语
Liu Yong (Eig, Pers, 987 - 1053)​
法语
Liu Yong

网络解释:

柳永 (北宋著名词人)

  •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1、仁宗时期人才辈出,留芳百世的有包青天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柳永等等,全是些文章千古、忠肝义胆的名士。
    • 2、尚兄,词啊,不过此词尽是柳永的哀感顽艳,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的感觉,让人倍感离愁,尚兄能否再来一首。
    • 3、这体现了柳永对发展词乐和推进词律的贡献。
    • 4、柳永有时还为自己飘流不定,违背了比翼双飞的誓言而感到悔恨交加。
    • 5、周邦彦基本承袭了柳永词的余风,仍表现男女恋情和羁愁行役等传统内容,但由于他妙解音律,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使词艺趋于精美化方面功不可没。
    • 6、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

    字义分解

    • 拼音liǔ
    • 注音ㄌㄧ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QTB
    • 五行

    (1)(名)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

    (2)(名)二十八宿之一。

    (3)(名)(Liǔ)姓。

    • 拼音yǒng
    • 注音ㄩㄥ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II
    • 五行

    (形)久远;长:~嘉|~乐|~生|~志不忘|~隽|一劳~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