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甲
拼音:shàng jiǎ
注音:ㄕㄤˋ ㄐ一ㄚˇ

上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引证解释:

⒈ 阴历每月上旬之甲日。

《穀梁传·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
《汉书·天文志》:“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

⒉ 科举时代殿试成绩最优的一等,也称一甲。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七:“太宗即位, 齐贤方赴廷试,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悦。”
《金史·选举志二》:“凡武举, 泰和三年格,上甲第一名迁忠勇校尉,第二、三名迁忠翊校尉。”
清方苞《赠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黄公墓表》:“今吏部侍郎叔琳已登上甲。”

网络解释:

上甲

  • 另有一种说法是,弟弟王恒嫉妒王亥,杀死王亥的儿子微,“假师千河伯,以伐有易”。最后消灭了有易国,杀了绵臣,替父报了仇,为商争了光。为祭祀亡父又创建了“禓五祀”之礼。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