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布
拼音:guì bù
注音:ㄍㄨㄟˋ ㄅㄨˋ

桂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唐代时,广西桂林地区生产的木棉布。

引证解释:

⒈ 桂林一带出产的棉布。参见“桂管布”。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桂布白似雪, 吴绵软於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餘温。”
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诗:“因命染人与针女,先製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网络解释:

桂布

  • 唐代时,广西桂林地区生产的木棉布。
  • 字义分解

    • 拼音guì
    • 注音ㄍㄨ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FFG
    • 五行

    (1)(名)肉桂:~皮。

    (2)(名)木犀:金~|~花。

    (3)(名)月桂树:~冠。

    (4)(名)桂皮树。

    (5)(名)桂江;水名;在广西。

    (6)(名)广西的别称。

    (7)(名)姓。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MHJ
    • 五行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