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挂
拼音:pī guà
注音:ㄆ一 ㄍㄨㄚˋ
词性: 动词

披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披挂pīguà

(1)盔甲

armor

引证解释:

⒈ 穿戴盔甲。

元施惠《幽闺记·香落回军》:“围绕中都城下,见敌楼上无一个披掛,都迁徙离京华。”
《水浒传》第六八回:“曾长官拦当不住,全身披掛,绰刀上马,直奔前寨。”
清李渔《奈何天·攒羊》:“传諭各营将领,一齐披掛,就此起兵。”

⒉ 盔甲。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父亲临行时,留下一副披掛,在我这里收著哩。”
《西游记》第三回:“如今坐在宫中,又要索甚么披掛。”

⒊ 披着挂在身上。

《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乔太守在库上支取喜红六段,叫三对夫妻披掛起来,唤三起乐人,三顶花花轿儿,抬了三位新人。”
茹志鹃《百合花》:“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国语词典:

古人出战时所穿戴的盔甲。

网络解释:

披挂

  • 披挂,汉语词汇。
  • 拼音:pī guà,
  • 释义:1、穿戴盔甲。2、盔甲。3、披着挂在身上。
  • 出自《幽闺记·香落回军》。
    • 1、当务之急,大郅应在本赛季积攒经验,下赛季正式开始实施新规则时,再披挂上阵。
    • 2、至于这些人的身旁,不但停着十多匹披挂铠甲链罩的战马,其中几匹马上还驮着大大小小的包袱和箱子。
    • 3、急忙披挂上马,领了五百骑先行,命陈宫领大军随后进发,却命魏续宋宪领陷阵营及三千步军守卫小沛,保护家眷,防止九里山黄忠来袭。
    • 4、姜崇焕更是横刀跃马,亲自披挂上阵,号召全楚国上下万众一心,保家卫国,才逐渐扭转了战局,收复失地。
    • 5、她常浓妆艳服,花枝招展,有时全副甲胄,披挂上阵,革领众仙女为奥丁遴选死难英雄。
    • 6、在街头,一些彩头的盆栽如“步步高”、“鸿运当头”等,披挂着大红的中国结和小灯笼,被放置在各大小花店的显眼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HCY
    • 五行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 拼音guà
    • 注音ㄍㄨㄚ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FFG
    • 五行

    (1)(动)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

    (2)(动)把耳机放回电话机上使电路断开:电话先不要~;等我查一下。

    (3)(动)〈方〉指交换机接通电话;也指打电话:请你~总务科|给防汛指挥部~个电话。

    (4)(动)钩:钉子把衣服~住了。

    (5)(动)〈方〉(内心)牵挂:他总是~着队里的事。

    (6)(动)〈方〉(物体表面)蒙上;糊着:脸上~了一层尘土|瓷器外面~一层釉子。

    (7)(动)登记:~失|~一个号。

    (8)(量)多用于成套或成串的东西:一~四轮大车|十多~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