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困
拼音: | mài kùn |
注音: | ㄇㄞˋ ㄎㄨㄣˋ |
卖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代江浙民间风俗,立春日群儿相呼"卖困"﹑"卖春困"。以立春后,农事将兴,欲人振作之意。
引证解释:
⒈ 宋代江浙民间风俗,立春日群儿相呼“卖困”、“卖春困”。以立春后,农事将兴,欲人振作之意。
引宋陆游《岁首书事》诗之一:“呼卢院落哗新岁,卖困儿童起五更。”
自注:“立春未明,相呼卖春困,亦旧俗也。”
宋陆游《开岁》诗:“卖困不灵仍喜睡,送穷无术又来归。”
网络解释:
卖困
字义分解
- 拼音mài
- 注音ㄇㄞˋ
- 笔划8
- 繁体賣
- 五笔FNUD
- 五行水
(1)(动)拿东西换钱(跟‘买’相对):把余粮~给国家。
(2)(动)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国|~国求荣。
(3)(动)尽量用出来;不吝惜:~劲儿|~力气。
(4)(动)故意表现在外面;让人看见:~功|~弄。
(5)(量)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一~炒腰花。
与卖困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