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
拼音:dàn guān
注音:ㄊㄢˊ ㄍㄨㄢ

弹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4.指为官。

引证解释:

⒈ 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注:“拂土芥也。”

⒉ 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王禹偁《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⒊ 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葛洪《<抱朴子>自叙》:“内无金张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唐襄阳孟浩然,与李太白交游。 玄宗徵李入翰林。 孟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⒋ 指为官。参见“弹冠相庆”。

北齐颜之推《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陆游《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

国语词典:

弹除帽子上的灰尘。

网络解释:

弹冠

  • 弹冠释义:(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
  • (2).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 拼音guān,guàn
    •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FQF

    guān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