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尘
拼音:xíng chén
注音:ㄒ一ㄥˊ ㄔㄣˊ

行尘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引证解释:

⒈ 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

南朝梁江淹《别赋》:“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
唐王维《观别者》诗:“车从望不见,时时起行尘。”
宋吴元扆《冬日赴郡旅怀漫赋》诗:“雁引乡心切,灯偏旅夜亲。高堂应倚杖,落日望行尘。”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晤佟进士濬,言其母赵夫人苦节能诗,《祭灶》云:‘再拜东厨司命神,聊将清水饯行尘。年年破屋多灰土,须恕夫亡子幼人。’”

网络解释:

行尘

  • 行尘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行走时扬起的尘埃。常用以形容远行者。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赋》。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IFF
    • 五行

    (1)(名)尘土;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除~器|一~不染。

    (2)(名)尘世:红~|~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