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丝
拼音: | jiǎn sī |
注音: | ㄐ一ㄢˇ ㄙ |
词性: | 名词 |
茧丝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蚕丝。 2.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3.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
引证解释:
⒈ 蚕丝。
引《荀子·富国》:“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餘足以衣人矣。”
⒉ 泛指赋税。敛赋如抽丝于茧,故云。
引《国语·晋语九》:“赵简子使尹鐸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韦昭注:“茧丝,赋税;保障,蔽扞也。”
⒊ 指正月十五日夜以米、麦粉抟制的面茧。参见“茧卜”。
引宋杨万里《上元夜戏作长句》:“儿女炊玉作茧丝,中藏吉语默有祈:小儿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蚕事好。”
国语词典:
蚕丝。
网络解释:
茧丝
- 1、因此,从总量匡算看,去年茧丝供应并不紧张。
- 2、一个庄口中各根茧丝纤度曲线的长短是随机变化的。
- 3、安徽省是我国茧丝绸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绸大省。
- 4、应用分析方法,充分考虑了我国茧丝绸业目前的发展水平和贸易环境,涉及了反倾销、产业化以及市场营销等课题。
- 5、分析了茧丝的品种与产地对丝素结晶度和取向度的影响程度。
- 6、历史上,宝塔古街上丝经行林立,“茧丝上市之际,毂击肩摩,尤非它市所能及”。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9
- 繁体繭
- 五笔AJU
- 五行木
(1)(名)某些昆虫的幼虫在变成蛹之前吐丝做成的壳;通常是白色或黄色的:蚕~。
(2)同“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