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甲
拼音: | dūn jiǎ |
注音: | ㄉㄨㄣ ㄐ一ㄚˇ |
蹲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把皮甲重叠在一起。
引证解释:
⒈ 谓把皮甲重迭在一起。
引《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尫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
杜预注:“蹲,聚也。”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若此,则蹲甲壮基,扬觶观孔,信一场之独擅,终六轡之未总。”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於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蝟毛焉。”
网络解释:
蹲甲
字义分解
- 拼音dūn,cún
- 注音ㄉㄨㄣ
- 笔划19
- 繁体蹲
- 五笔KHUF
dūn
1. 两腿尽量弯曲,像坐的样子,但臀部不着地:蹲下。蹲伏。蹲踞。蹲腿。
2. 〔蹲苗〕在一定时期内控制施肥和灌水,进行中耕和镇压,使幼苗根部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多余茎叶生长。
3. 喻呆着或闲居:蹲膘。蹲窝。蹲班房(坐牢)。
cún1. 脚、腿猛然着地,使腿或脚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