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止
拼音:xī zhǐ
注音:ㄒ一 ㄓˇ

息止的意思

词语解释:

息止xīzhǐ

(1) 停息;终止

永无息止地转动
stop

引证解释:

⒈ 停止,终止。

《魏书·江悦之传》:“郡中震肃,姦刼息止。”
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
闻捷《海燕》:“好像一群精力充沛的小伙子,在大笑着,呼喊着,歌唱着,混合成永不息止的喧嚣。”

⒉ 栖息;居住。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屋者,具也。谓世人寝兴之所。又曰:止也,息止之处。”

网络解释:

息止

  • 息止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ī zhǐ,意思为停息,终止。
    • 1、由于临床息止位可受体位的影响,故又可称为下颌姿势位。
    • 2、此后数十年,宋朝兵戈息止,两河陕陇恢复安定,遂能文风蔚起,开展繁荣富盛的太平时期。
    • 3、兹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不和之端解释,息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
    • 4、目的研究下颌功能对头颈肩部功能的影响,比较正常人和下颌偏斜错者下颌息止位及下颌运动时头颈肩部肌的活动情况。
    • 5、用离子色谱测定各受试者息止菌斑液中无机阳离子浓度。 
    • 6、维持息止间隙是口腔重要的生理现象。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HNU
    • 五行

    (1)(名)呼吸时进出的气:晕~|气~。

    (2)(名)消息。

    (3)(动)停止;安息;屏息。

    (4)(动)休息。

    (5)(名)滋生;繁殖。

    (6)(名)利钱;利息。

    (7)(名)〈书〉指子女。

    (8)姓。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HHHG
    • 五行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