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足
拼音:shān zú
注音:ㄕㄢ ㄗㄨˊ

山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脚。

引证解释:

⒈ 山脚。

《诗·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传:“麓,山足也。”
唐徐浩《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
宋梅尧臣《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唐孙华《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鐸。”

网络解释:

山足

  • shānzú ㄕㄢ ㄗㄨˊ
  • 山足
  • 山脚。《诗·大雅·早麓》“瞻彼旱麓” 毛 传:“麓,山足也。” 唐 徐浩 《谒禹庙》诗:“山足灵庙在,门前清镜流。” 宋 梅尧臣 《三层瀑》诗:“山头出飞瀑,落落鸣寒玉;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我行山足下,了不闻铃铎。”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