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
拼音:jué bǐ
注音:ㄐㄩㄝˊ ㄅ一ˇ

绝笔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绝笔juébǐ

(1)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last words written before one’s death

(2) 作者或画家的最后的作品

the last work of an author or painter

(3) 停笔不再写下去

《春秋》绝笔于鲁哀公十四年
stop

引证解释:

⒈ 停笔。

《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获麟” 晋杜预注:“仲尼伤周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修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絶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仇兆鳌注:“絶笔,画成而阁笔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岑参》:“﹝岑参﹞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絶笔,人輒传咏。”
明宋濂《故赠奉议大夫磨勘司郑公墓志铭》:“公退而嘆曰:‘试艺所以困天下英才,吾尚可溺而未省乎?’乃絶笔不为。”

⒉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作品等。

唐白居易《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诗:“最感一行絶笔字,尚言千万乐天君。”
清顾炎武《与潘次耕书》:“《日知録》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絶笔为定,彼时自有受之者,而非可预期也。”
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九章》中之《怀沙》,乃其絶笔。”

⒊ 指绝妙无比之诗文书画。

《新唐书·梁昇卿传》:“昇卿涉学工书,于八分尤工,歷广州都督,书《东封朝覲碑》,为时絶笔。”
宋沉括《梦溪笔谈·书画》:“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羣雄,旷代絶笔。”

国语词典:

临死前最后的笔迹。

网络解释:

绝笔

  • 绝笔:汉语词语
  • 绝笔:[日]芥川龙之介所著短篇小说集
  • 绝笔 (汉语词语)

  • 指的是①【名】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
  • ②<书>指最好的诗文或字画:堪称~
  • 绝笔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轮回连亘,谁主沉浮;绝笔墨干,傲瞰人间。
    • 2、在下从西凉而来,到此观赏山色,不意与各位邂逅,适观这位先生书法,真乃世间绝笔,笔迹似要从纸上跃然而出,灵动劲秀,实为在下平生所罕见!
    • 3、残缺预言书《上爪仙》,因为多处字迹被毁,所以以封面残留字迹为名,内容为无字天书,可是却有敌对天庭中曾经成名仙人合纵仙遗笔,同时标注为绝笔
    • 4、当恩怨各一半我怎么圈揽,看灯笼血红染寻仇已太晚,月下门童喟叹昨夜太平长安,当天上星河转我命已定盘,待绝笔墨痕干宿敌已来犯,我借你的孤单今生恐怕难还。
    • 5、蔡京、童贯、王黼尔等乱国奸贼,我就是你们的克星!赵构,尔这个太监皇帝!有我在,就不会让岳武穆绝笔“天日昭昭”。
    • 6、杨父绝笔信上的”憎恨“,或许是另一个版本的”看杀卫玠“,难免让人心生哀叹。

    字义分解

    • 拼音jué
    • 注音ㄐㄩㄝ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XQCN
    • 五行

    (1)(动)断绝:~交|~缘|隔~|拒~|络绎不~。

    (2)(动)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斩尽杀~|法子都想~了。

    (3)(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地|~壁|~处逢生。

    (4)(形)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他的书画可称双~。

    (5)(副)极;最:~大多数|~大部分。

    (6)(副)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无此意。

    (7)(名)绝句:五~|七~。

    • 拼音
    • 注音ㄅ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TFN
    • 五行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