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é tong |
注音: | ㄏㄜˊ ㄊㄨㄥˊ |
词性: | 名词 |
合同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合同
(1) 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引证解释:
⒈ 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
引《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唐贾公彦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一应家私财产,不曾分另,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执一纸为照。”
清翟灏《通俗编·货财》:“今人产业买卖,多于契背上作一手大字,而于字中央破之,谓之合同文契。商贾交易,则直言合同而不言契。其制度称谓,由来俱甚古矣。”
老舍《二马》第五段五:“工人们已经和电影厂签了字,定了合同,没法再解约。”
⒉ 和合齐同;齐心协力。
引《礼记·乐记》:“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
孔颖达疏:“言天地万物流动不息,会合齐同而变化者也。”
《史记·李斯列传》:“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
汉桓宽《盐铁论·险固》:“王者博爱远施,外内合同。”
⒊ 结合;缔结。
引《再生缘》第四五回:“夫人难任千金意,少不得,这段良缘要合同。”
⒋ 谓志同道合。
引《商君书·赏刑》:“是父兄、昆弟、婚姻、合同者,皆曰:‘务之所加,存战而已矣。’”
朱师辙解诂:“谓道合志同之士。”
《楚辞·东方朔<七谏·沉江>》:“贤俊慕而自附兮,日浸淫而合同。”
王逸注:“四海并合,皆同志也。”
⒌ 犹会同。
引《红楼梦》第五五回:“王夫人便命探春合同李紈裁处。”
国语词典:
双方各执以为凭据的契约。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合同 (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 (词语概念)
- 1、双方都必须认真履行合同,按合同要求去办事。
- 2、合同签订后,他就开始招兵买马。
- 3、作者和出版社签订了关于这本书的出版合同。
- 4、不要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购买合同。地产合同是又长又密的,你需要知道自己的承诺和义务。
- 5、经过反复协商,双方在合同书上签了字。
- 6、这桩生意我们已交了一半定金,如终止合同就会全部损失,真是骑虎难下。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閤
- 五笔WGKF
- 五行水
hé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gě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与合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