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字
拼音:mǔ zì
注音:ㄇㄨˇ ㄗˋ

母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母仪爱育。 2.指汉字结构的形符。

引证解释:

⒈ 母仪爱育。参见“母仪”。

汉焦赣《易林·蒙之晋》:“有莘季女,为夏妃后,贵夫寿子,母字四海。”

⒉ 指汉字结构的形符。

清曾国藩《与朱仲我书》:“凡形声之字,大抵以左体为母,以右体之得声者为子,而母字从无省画者。”

网络解释:

母字

  • 母字,读音是mǔ zì ,汉语词语,指母仪爱育,亦指汉字结构的形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BF
    • 五行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