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颐
拼音:duǒ yí
注音:ㄉㄨㄛˇ 一ˊ

朵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朶颐”。
指突鼓的腮颊。
喻向往,羡馋。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朶颐”。

⒉ 鼓腮嚼食。

《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
理由《高山与平原》:“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

⒊ 指突鼓的腮颊。

唐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朶颐开。”
宋黄庭坚《和曹子方杂言》:“朵颐论诗蝟毛张,龟藏六甲中有光。”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碊,状若朶颐,心知鬼物,亦不恐怖。”

⒋ 喻向往,羡馋。

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观宝龟之象,心灭朵颐;探金虎之爻,志存幽履,遂去家遁於嵩山。”
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举吏部》:“辛丑年, 浙江吏部缺出,朵颐者凡数人。”

国语词典:

朵,动。颐,下巴。朵颐指动著腮颊,嚼食的样子。

如:「大快朵颐」。

网络解释:

朵颐

  • 朵颐是一个汉字词汇,
  • 拼音为:duǒ yí,
  • 释义:1、指动腮帮进食,2.指突鼓的腮颊。3.喻向往,羡馋。
  • 现在常用“大快朵颐”形容非常快活享受口福之乐。《易经》等均有记载。
    • 1、领了资后,我们到餐厅去大块朵颐
    • 2、对于部分幸运的囤积者们,这是洋洋得意并大肆朵颐的天赐良机。得意洋洋造句。
    • 3、在他的左手两米远处,一头蛇鳞海星将自己的躯体半埋在沙土中;右边,几条鹿晶藤正围着一条倒霉的荆沙鲟大快朵颐
    • 4、待阿拉斯加蟹蒸熟后揭锅,鲜香浓郁的气味扑面而来,肥硕的蟹肉可以让食客大快朵颐
    • 5、诱人的烤全羊从烤炉前直接送到食客的餐桌上,顺景的餐桌是专门订做的长方形餐桌,把整只全羊放在正中间,人人都可以直接大快朵颐
    • 6、图为在隔壁和她分居的团团却年少不谙性事,只顾自地大快朵颐大嚼竹子,全然不理不睬圆圆,令人忍俊不禁。

    字义分解

    • 拼音duǒ
    • 注音ㄉㄨㄛ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SU
    • 五行

    (1)(名)植物的花或苞:花~。

    (2)(量)用于花和云彩等:一~花。

    (3)姓。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HKM
    • 五行

    (1)(名)〈书〉颊;腮:支~(手托住腮)。

    (2)(动)〈书〉保养:~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