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ián bìn hú zi |
注音: | ㄌ一ㄢˊ ㄅ一ㄣˋ ㄏㄨˊ ㄗˇ |
连鬓胡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连鬓胡子
(1) 络腮胡子
引证解释:
⒈ 络腮胡子。
引张恨水《春明外史》第十五回:“他看见杨杏园来了,便给一个连鬓胡子满脸酒泡的人介绍过去。”
秦兆阳《大地》第一卷一:“高鼻梁、宽嘴巴,坚硬的方下巴上缀满了黑黄色的短连鬓胡子。”
亦省称“连鬢鬍”。 《绿野仙踪》第七一回:“连鬢鬍,黄而且短;秤锤鼻,扁而偏肥。”
刘澍德《归家》十四:“嘴巴刮得很光堂,连鬓胡根根,却在腮巴上透出一片灰青。”
网络解释:
连鬓胡子
- 1、慢慢地,我对于那个有黑连鬓胡子的绅士也看惯了。
- 2、当时,柯林斯还是个蓄着连鬓胡子的年轻英国生物学家,他对研究狒狒有着强烈兴趣,在冈贝丛林,狒狒是另一种最为常见的灵长类。
- 3、学院请来一位洋教师,长得挺怪,红脸,金发,连鬓大胡须,有几根胡子一直逾过面颊,挨近鼻子;
- 4、当决定增加上下胡须甚至连鬓胡子时都要将基本脸型考虑进去。
- 5、大胡子主任躺得很别扭,被沙子半埋住身子,茂密的黑连鬓胡子里嵌满了沙粒。
- 6、一个长着黄色连鬓胡子的老人走近我,他手里拿着贾沃斯基的一本胡说八道的书。
字义分解
- 拼音lián
- 注音ㄌ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連
- 五笔LPK
- 五行火
(1)(动)相连;连接。(副)连续;接续;继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
(2)(动)相连;连接。(介)包括在内
(3)(动)相连;连接。(名)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
(4)(动)相连;连接。(Lián)姓。
(5)(介)表示强调某一词组(下文多有‘也;都’等跟它呼应);含有“甚而至于”之意:她臊得~脖子都红了|你怎么~他也不认识。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鬍
- 五笔DEG
- 五行土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