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二价
拼音:yán wú èr jià
注音:一ㄢˊ ㄨˊ ㄦˋ ㄐ一ㄚˋ
词性: 成语

言无二价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货价说一不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言不二价”。

语本《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於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餘年。”
《镜花缘》第十一回:“况敝货并非‘言无二价’,其中颇有虚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别的东西有箇要价还价,这箇纸是言无二价的。”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他的小布铺,一向是言无二价,而且是尺码加一。”
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货在商人店里,贵得如同宝贝,真是言不二价的。”

国语词典:

价格说一不二,不可讨价还价。

网络解释:

言无二价

  • 言无二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 wú èr jià,意思是指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 言无二价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他说话算数,言无二价
    • 2、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 3、商人应该做到言无二价
    • 4、我这个人言无二价,说话历来都是算数的。
    • 5、言无二价,你不买就算,别在这添乱 
    • 6、老北京的买卖地儿都标榜自己言无二价,童叟无欺。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jià,jiè,jie
    • 注音ㄐㄧㄚˋ,ㄐㄧㄝˋ,ㄐㄧㄝ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WJH
    • 五行

    jià

    1.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格。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2. 商品之间相互比较和交换的基础:价值。代价。

    3. 化学名词:“原子价”。

    jiè

    1. 旧时称派遣传递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jie

    1. 〈方〉用在否定副词后面加强语气:不价。

    2. 副词性词尾:震天价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