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狗肉
拼音:yáng tóu gǒu ròu
注音:一ㄤˊ ㄊㄡˊ ㄍㄡˇ ㄖㄡˋ
词性: 成语

羊头狗肉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表里不一、欺骗蒙混。

引证解释:

⒈ 喻表里不一,明一套暗一套。参见“挂羊头卖狗肉”。

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晏子春秋》:‘悬羊头於门,而卖马肉於内。’ 世祖赐丁邯詔曰:‘悬牛头,卖马脯; 盗跖行, 孔子语。’今俗语小变,以羊狗易牛马,意仍不异也。”
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中国,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

国语词典:

比喻表里不一、欺骗蒙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

如:「羊头狗肉的人,终将一无所成。」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xiáng
  • 注音ㄧㄤˊ,ㄒ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DJ

yáng

1. 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品种很多:绵羊。黄羊。羚羊。羊羔。羊毫。羊肠线。羊肠小道。

2. 姓。

xiáng

1. 古同“祥”,吉祥。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TQK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 拼音ròu
  • 注音ㄖ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WWI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体内接近皮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

(2)(名)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冬瓜~厚。

(3)(形)〈方〉不脆;不酥:~瓤儿西瓜。

(4)(形)〈方〉性子缓慢;动作迟钝:~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