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簋
拼音:hú guǐ
注音:ㄏㄨˊ ㄍㄨㄟˇ

胡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 杨伯峻谓胡簋即簠簋。簠长方,盛稻粱;簋圆腹,盛黍稷。见《春秋左传注》。

《左传·哀公十一年》:“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
杜预注:“胡簋,礼器名。 夏曰胡, 周曰簋。”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TVEL
  • 五行

(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