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弗
拼音:yǐ fú
注音:一ˇ ㄈㄨˊ

乙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 2.复姓。北魏有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引证解释:

⒈ 鲜卑族一部落的名称。

《晋书·秃发乌孤载记》:“乌孤讨乙弗折掘二部,大破之。”
《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若逃归姚氏,必为国患,不如徙置乙弗之间,使不得去。”
胡三省注:“乙弗,亦鲜卑种,居西海。”

⒉ 复姓。 北魏有乙弗相。见《隋书·高祖纪上》。

网络解释:

乙弗

  • 乙弗(yǐ fú):1.中华姓氏之一。复姓之一。2.高句丽第15任国王的名字。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NNLL
    • 五行

    (1)(名)天干的第二位。参看(干支)。

    (2)(名)姓。

    (3)(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简谱的‘7’。参看〔工尺〕。

    (4)(名)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乙”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JK
    • 五行

    (副)不:~长|~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