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
拼音: | zhī fǔ |
注音: | ㄓ ㄈㄨˇ |
词性: | 名词 |
知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知府
(1) 明朝以来对府一级行政长官的正式称呼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唐制于京都及创业驻幸之地特置为府,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或置牧、尹,或以朝臣出任,权知府事,省称知府。 明代始以知府为正式官名,管辖州县,为府一级的行政长官。 清代因之。
引《水浒传》第四六回:“知府随即取了供词,行下公文,委当方里甲,带了仵作公人,押了邻舍、 王公一干人等,下来检验尸首,明白回报。”
清龚自珍《江南安庆府知府何公墓志铭》:“龚自珍娶于山阴何氏,实知府裕均从女孙。”
⒉ 智慧的府库。形容智慧丰富。
引汉王充《论衡·辨祟》:“孔子圣人,知府也。”
国语词典:
职官名。为明清两代一府的行政长官。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知府 (地方职官名)
- 1、绍业畏敬玫,逗遛不进,军中久无帅,至是,敬玫署押牙陈儒知府事。
- 2、由于冒犯了朝廷,他被贬为中州知府。
- 3、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著,据说使奸盗屏迹。
- 4、大人又派金知府,带领着主稿文案先生,会同公孙先生、魏昌清查王府仓禀府库、各处陈设,俱都上了帐目,回禀大人,不在话下。
- 5、新任知府觉得这人傻不拉唧的,不灵活,寻衅个事儿,将老裴发配到沙门岛。
- 6、其上联说明代栖霞人鲜延年,其官顺庆知府,廉明而寡欲,治理地方,都出自诚心。
字义分解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知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1. 古同“智”,智慧。
与知府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