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郎笛
拼音: | huán láng dí |
注音: | ㄏㄨㄢˊ ㄌㄤˊ ㄉ一ˊ |
桓郎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思是用乐曲传达心曲。
引证解释:
⒈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为江州刺史,善吹笛,独擅江左。参见“桓伊三弄”。
引谢安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疑之。会帝召伊饮宴, 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吹一弄后, 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声节慷慨。 安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
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刘克庄《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谢公旷达,暮年垂泪,听桓郎笛。”
清赵翼《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桓伊筝,聊破弥远钻。”
清徐夔《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网络解释:
桓郎笛
字义分解
- 拼音láng,làng
- 注音ㄌㄤˊ,ㄌㄤˋ
- 笔划8
- 繁体郎
- 五笔YVCB
- 五行火
láng
1.古代官名:侍~。员外~。
2.对某种人的称呼:货~。放牛~。女~。
3.女子称丈夫或情人:~君。情~。
4.旧时称别人的儿子:大~。令~。
5.姓。
làng见〖屎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