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论
拼音: | xì lùn |
注音: | ㄒ一ˋ ㄌㄨㄣˋ |
戏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漫不经心的言论。
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
引证解释:
⒈ 漫不经心的言论。
引晋左思《蜀都赋》:“三蜀之豪,时来时往;养交都邑,结儔附党;剧谈戏论,扼腕抵掌。”
明徐渭《抱琴美人图》诗:“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七》:“逐句求义者见《传》云‘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必疑谓无所忿懥而后得其正。如此戏论, 朱子亦既破之矣,以其显为悖谬也。”
⒉ 佛教语。谓非理、无义的言论。
引《百喻经·父取儿耳璫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为名利故,造作戏论。”
唐王维《能禅师碑》:“谈笑语言,曾无戏论。”
清李贽《观音问·与澄然》:“今幸世尊开我愚顽,顿能发起一念无上菩提之心……慎莫草草作语言戏论,反成大罪过也!”
清恽敬《与报国寺沙门无垢书》:“大师勿笑惲子居傍葛藤树为戏论也。”
国语词典:
佛教称违反真理,对善法的增长没有任何利益的言论。
网络解释:
戏论
- 1、在中国的学问里,做不到的,你又偏爱说,那就叫“戏论”。
- 2、如果再进一步探讨陈乐民先生关于京剧的文章著述,就会发现他不单单是就戏论戏,而且论及其他艺术领域。
- 3、如果游戏多次重复,那么针锋相对的简单策略最终将导致游戏双方产生合作的结果。同样道理,在非游戏论的情况下,如果个体相互之间互动,他们也将出一种诚实和可靠的信誉。
- 4、但是理论上我们知道,我们的动画一定只有走自己的民族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成为一个市场上的强者,这一点从戏论上可以推导出来,但是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 5、学佛不实修实证,仅是戏论,不能了生死。
- 6、不分成别过赴,不执着未来,不戏论现在。
字义分解
- 拼音xì,hū
- 注音ㄒㄧˋ,ㄏㄨ
- 笔划6
- 繁体戲
- 五笔CAT
xì
1.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2.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3. 戏剧,也指杂技:一出戏。黄梅戏。看戏。演戏。皮影戏。
hū1. 〔於(wū)戏〕同“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