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暮
拼音: | hūn mù |
注音: | ㄏㄨㄣ ㄇㄨˋ |
昏暮的意思
词语解释:
黄昏;傍晚。
引证解释:
⒈ 黄昏;傍晚。
引《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尸变》:“一日昏暮,四人偕来,望门投止。”
梁启超《新民说》第八节:“其能现奴颜婢膝,昏暮乞怜於权贵之门者,必其能悬顺民之旂,簞食壶浆以迎他族之师者也。”
网络解释:
昏暮
字义分解
- 拼音hūn
- 注音ㄏㄨㄣ
- 笔划8
- 繁体昏
- 五笔QAJF
- 五行木
(1)(名)天刚黑的时候;黄昏:晨~。
(2)(形)黑暗;模糊:~暗|~黄|~花。
(3)(形)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庸|~头~脑。
(4)(动)失去知觉:~厥|~迷。〈古〉又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