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驾
拼音: | zài jià |
注音: | ㄗㄞˋ ㄐ一ㄚˋ |
再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再度兴师。 2.两次驾临。 3.再次乘坐。
引证解释:
⒈ 谓再度兴师。
引《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文王伐崇,再驾而降为臣。”
杜预注:“文王闻崇德乱而伐之,三旬不降,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垒而降。”
杨伯峻注:“驾谓驾兵车。”
北周庾信《贺平邺都表》:“周王鮪水之师,尚劳再驾; 轩辕上谷之战,犹须九伐。”
《隋书·炀帝纪下》:“省俗观风,爰届幽朔,弔人问罪,无俟再驾。”
⒉ 两次驾临。
引《魏书·礼志一》:“﹝白登庙者﹞常用季秋,躬驾展虔……今授衣之旦,享祭明堂;玄冬之始,奉烝太庙,若復致斋白登,便为一月再驾,事成褻瀆。”
⒊ 再次乘坐。
引唐白居易《马上作》诗:“自问有何才,两入承明庐 ?又问有何政,再驾朱轮车?”
网络解释:
再驾
字义分解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再
- 五笔GMFD
- 五行金
(1)(副)表示又一次(有时专指第二次)。
(2)(副)表示更加。
(3)(副)表示如果继续怎样:~不走可赶不上车了。
(4)(副)表示一个动作发生在另一个动作结束之后:吃完饭~谈|你把材料整理好;~动笔。
(5)(副)表示另外有所补充:~则|~不然。
(6)(副)再继续;再出现:青春不~|良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