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珰
拼音:bì dāng
注音:ㄅ一ˋ ㄉㄤ

璧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屋椽头的装饰。以璧饰之,故称。《文选·司马相如》:'华榱璧珰,辇道纚属。'郭璞注引韦昭曰:'裁金为璧以当榱头也。'张铣注:'璧珰,以璧饰椽首也。'一说指瓦当。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司马彪曰。

引证解释:

⒈ 屋椽头的装饰。以璧饰之,故称。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华榱璧璫,輦道纚属。”
郭璞注引韦昭曰:“裁金为璧以当榱头也。”
张铣注:“璧璫,以璧饰椽首也。”
一说指瓦当。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司马彪曰。 南朝梁沉约《八咏诗·登台望秋月》:“九华玳瑁梁,华榱与璧璫。”
宋文彦博《华月》诗:“皓彩穿珠幌,澄辉上璧璫。”

国语词典:

屋椽的装饰。

网络解释:

璧珰

  • 璧珰 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dāng,是指屋椽头的装饰。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NKUY
    • 五行

    (名)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孔;美玉的通称。

    • 拼音dāng
    • 注音ㄉ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IVG

    (1)(名)妇女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

    (2)(名)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