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书
拼音:sòng shū
注音:ㄙㄨㄥˋ ㄕㄨ

诵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读书或背书。

引证解释:

⒈ 读书或背书。

《列子·仲尼》:“颜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门,弦歌诵书,终身不輟。”
晋王嘉《拾遗记·后汉》:“刘向於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登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
元王逢《怀哲操》:“朝堂兮诵书,思君陈兮履絇。”

网络解释:

诵书

  • 诵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òng shū,指读书或背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sòng
    • 注音ㄙㄨㄥ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CEH
    • 五行

    (1)(动)读出声音来;念;朗读

    (2)(动)背诵:记~|过目成~。

    (3)(动)称述、述说:传~|讽~。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