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律
拼音: | qǔ lǜ |
注音: | ㄑㄨˇ ㄌㄩˋ |
曲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弯曲;屈折。
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引证解释:
⒈ 弯曲;屈折。参见“乞留曲律”。
引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曲律竿头悬草稕,緑杨影里拨琵琶。”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三折:“那狄青右手兜絃,左手推靶,弓开似那曲律山头蟒。”
⒉ 元武宗海山的蒙古语称号。杰出之意。
引《元史·武宗纪二》:“﹝至大四年﹞夏五月乙未,文武百官也先铁木儿等上尊諡曰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国语曰曲律皇帝。”
⒊ 戏曲名词。主要指写作和演唱南北曲时应注意的各种原则。如作曲的选字、造句、体裁、风格;唱曲的发音、归韵、板眼等。 元明时在南北曲盛行的基础上逐渐归纳形成。著名著作有明魏良辅《曲律》、 王骥德《曲律》等。
国语词典:
弯曲、曲折。
网络解释:
曲律 (曲律)
字义分解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麯
- 五笔MAD
- 五行木
qū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qǔ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