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训
拼音: | tǔ xùn |
注音: | ㄊㄨˇ ㄒㄨㄣˋ |
土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
引证解释:
⒈ 古官名。负责向帝王陈报山川地势、土质好坏及土地所宜生产。
引《周礼·地官·土训》:“土训掌道地图,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
郑玄笺:“道,説也。説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告王以施其事也……训,谓能训説土地善恶之势。”
孙诒让正义:“土训者,此官与诵训并掌训説土地图志之事,故亦属司徒。”
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序》:“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蛮陬絶徼,见闻可纪者,亦附著之,以备土训之图。”
明杨慎《升庵经说·蛊瘴》:“土训,掌道地图道地慝。”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知杂御史赵湘,请依《周礼》置土训、诵训,纂録所经山川古迹风俗,以资宸览。”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上循土训、诵训之遗,下依蒙讽鼓諫之义。”
网络解释:
土训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