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
拼音: | shuǐ zhú |
注音: | ㄕㄨㄟˇ ㄓㄨˊ |
水竹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水竹
(1) 竹子的一种(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有披针形叶子,长在河、湖边或灌木丛中,可编制竹席、花篮等器物
英
引证解释:
⒈ 水和竹。常借指清幽的景色。
引唐孟郊《旅次洛城东水亭》诗:“水竹色相洗,碧花动轩楹。”
宋苏辙《五郡》诗:“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冶源》:“今州南四十里临朐县有冶源,亦名冶泉,有水竹之胜。”
⒉ 竹的一种。禾本科。生于河岸、湖旁、灌丛中或岩石山坡。竹材甚韧,宜劈篾编器物;笋可食。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引唐戎昱《骆家亭子纳凉》诗:“生衣宜水竹,小酒入诗篇。”
网络解释:
水竹 (禾本科刚竹属植物)
- 1、历来人们种花,除了荷花、睡莲、水竹等典型的水生植物外,大多数花卉树木都是用泥土种植的。
- 2、一杆碧绿水竹银毫笔,一方雏凤清鸣冰纹石砚,一块松墨,一大摞雪白宣纸。
- 3、复兴路之北部多池塘,可建“水竹居”于水光竹影之中,榭内三面玲珑幕罩,廊引人随,“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 4、豆蔻年华无浪漫,举足踏入是非圈;它人不垒墓,自己添砖瓦,几度生死徘徊间,奈何放手不得;一心只望仇恨事,谁知清水竹篮空。
- 5、水竹妍将身后剑心一拔,立刻奇光异彩,光芒万丈。
- 6、通过对赤水竹类资源的深入调查,提出一些初步构思意见供探讨。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