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
拼音:tiān shī
注音:ㄊ一ㄢ ㄕ
词性: 名词

天师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天师Tiānshī

(1)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的传衣钵的人,被选为道教的首领

Taoist master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对有道术者的尊称。

《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素问·上古天真论》:“﹝黄帝﹞迺问於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 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

⒉ 东汉张道陵创五斗米道,其孙鲁传道汉沔间,信奉者称陵为天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一》:“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

⒊ 尊称僧道术士等。

《宋书·二凶传·元凶劭》:“有女巫严道育 …… 劭等敬事,号曰天师。”
唐郑棨《开天传信记》:“坐未久,忽闻扣门连声云一行天师至。”
老舍《茶馆》第三幕:“谁封你作了天师?”

⒋ 犹言王师。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大举天师百万之众……霆奋席卷,自寿春而南。”

国语词典:

天子的军队。

网络解释:

天师 (对有道者的尊称)

  • 天师: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天师原是道家始祖——轩辕黄帝对老师岐伯的尊称。
  • 后世有道者有称天师的,如东汉葛玄天师,东晋许逊天师,北魏寇谦之,南朝陆静修,唐杜光庭,宋萨守坚等高道大德。
  • 在古代小说中,天师通常有起死回生、治病救人的本事,深受百姓爱戴。而道教创始者祖天师张道陵的子孙,亦承袭天师大真人这一称号。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 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 郝超传》
    • 1、至此,金顶寺融佛、道于一城,前观后寺,张天师把门,如来佛坐镇,蔚为大观,成为鸡足山第一丛林。
    • 2、天师板栗天师板栗是龙虎山的一大特产。
    • 3、九死一生后,带出华陀青囊书,周易通灵要诀,青龙刀玄铁,天师印等,后来在玄学界引起轩然大波的故事。
    • 4、山上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
    • 5、无天师弟小气,怎么会是三个呢,我可以一起去不?万仙楼哇,师姐我还没去过呢。
    • 6、苏道远则不阴不阳不咸不淡的在那里打边鼓“天师,若真是如此,果然是可怜,可悲,可叹。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GMH

    [ shī ]

    1.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为人师。

    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3. 效法:师法古人。

    4. 榜样:师范。

    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师弟。师妹。

    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师。禅师。

    7. 军队:会师。出师。

    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师长。师座。

    9. 一国的首都:京师。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