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戴
拼音: | gǎn dài |
注音: | ㄍㄢˇ ㄉㄞˋ |
感戴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感戴
(1) 感激爱戴(用于对上级)
英
引证解释:
⒈ 感激爱戴。
引《三国志·吴志·朱桓传》:“往遇疫癘,穀食荒贵, 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飱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宋叶适《与赵丞相书》:“相公时在政府,实拔异之,使某由此有闻於世,虽尝奉启陈谢,而不敢叙道其感戴之私。”
《金瓶梅词话》第十七回:“既蒙先生指教,奴家感戴不浅。”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陕甘起义清方档案》:“不独庚一人铭感不忘, 陕甘亿万生灵,同深感戴。”
国语词典:
感念他人的德惠而尊敬拥护。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感戴
- 1、他很重情义,对别人给他的帮助,总是感戴莫名。
- 2、而朱氏更有轻财贵义的朱桓,桓字休穆,以强识名,与人一面,数年不忘,往遇疫疠,必隐亲医药,餮粥相继,士民感戴之。
- 3、用恩德取得人心里活生生的感戴,比用哑然无声的铭志受风雨浸蚀,和众人嫉妒的凯旋门华表纪念碑,价值高得多。
- 4、事后德州百姓感戴,夹道远送出境。
- 5、它的强有力的朋友对它的感戴要化为体措施并非易事。
- 6、同理,戴在手腕的丝巾适合用多彩搭配朴素的整体穿着,但是一定要把丝巾的飘逸感戴出来,秋季牛仔裤便是百搭,不易出错,不妨一试。
字义分解
- 拼音gǎn
- 注音ㄍㄢˇ
- 笔划13
- 繁体感
- 五笔DGKN
- 五行木
1. 觉出:感触。感觉。感性。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官。
2. 使在意识、情绪上起反应;因受刺激而引起的心理上的变化:感动。感想。反感。好感。情感。敏感。感染。感召。感慨。感喟。感叹。自豪感。感人肺腑。百感交集。
3. 对人家的好意表示谢意:感谢。感恩。感激。感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