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拼音: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èr cì quán guó dài biǎo dà huì
注音:ㄓㄨㄥ ㄍㄨㄛˊ ㄍㄨㄥˋ ㄔㄢˇ ㄉㄤˇ ㄉ一ˋ ㄦˋ ㄘˋ ㄑㄨㄢˊ ㄍㄨㄛˊ ㄉㄞˋ ㄅ一ㄠˇ ㄉㄚˋ ㄏㄨㄟ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网络解释: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英租界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党的中央局成员、地方组织的代表等共12人,他们是: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邓中夏、施存统、王尽美、邓恩铭、项英、向警予、高君宇、张太雷。他们代表着全国195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也出席了会议。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 拼音gòng,gōng
    •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WU

    gòng

    1.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2.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3.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

    4.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5.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gōng

    1.  古同“恭”,恭敬。

    2.  古同“供”,供奉,供给。

    • 拼音chǎn
    • 注音ㄔㄢ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TE
    • 五行

    (1)(动)人或动物的幼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卵。

    (2)(动)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生产:~销|增~。

    (3)(动)出产:~粮|~煤。

    (4)(动)物产;产品:土~|特~。

    (5)(动)产业:家~|财~。

    • 拼音dǎng
    • 注音ㄉㄤ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PKQ
    • 五行

    (1)(名)政党:中国共产~。

    (2)(名)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结~营私。

    (3)(动)偏袒:~同伐异。

    (4)(名)旧指亲族:父~。

    (5)(名)古代乡里组织:乡~。

    (6)姓。

    • 拼音
    • 注音ㄉㄧ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XHT
    • 五行

    (1)(名)次序:次~。

    (2)(名)表词序的词头:~二。

    (3)(名)科举时代称考中叫及第;没有考中的叫落第。

    (4)(名)封建社会官僚和贵族的大宅子:府~。

    (5)(连)但是。

    • 拼音èr
    • 注音ㄦˋ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FGG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 拼音
    • 注音ㄘ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WY
    • 五行

    (1)(名)次序;顺序:依~进行。

    (2)(数)第二:~日。

    (3)(形)质量较差:~品。

    (4)(量)回、趟:第一~。

    (5)(名)中间:襄~。

    (6)(名)出外远行路上暂行居住的处所:舟~。

    (7)(名)姓。

    (8)(形)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

    • 拼音quán
    • 注音ㄑㄩㄢ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F
    • 五行

    (1)(形)完备;齐全:这部书不~|苗已出~。

    (2)(动)保全;使完整不缺:两~其美。

    (3)(副)整个:~校。

    (4)(形)完全;都:老师~来了。

    (5)姓。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AY
    • 五行

    (1)(动)代替、代理:~办。

    (2)(名)时代:古~。

    (3)(名)辈次:老一~。

    (4)(名)历史的分期:汉~。

    • 拼音biǎo
    • 注音ㄅㄧ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U
    • 五行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huì,kuài
    • 注音ㄏㄨㄟˋ,ㄎㄨ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CU
    • 五行

    huì

    1. 聚合,合在一起:会合。会审。会话。

    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会议。开会。

    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会。省会。

    4. 彼此见面:会面。会见。

    5. 付钱:会账。会钞。

    6. 理解,领悟,懂:会心,体会。

    7. 能,善于:会游泳。会英语。

    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会难得。

    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恰好,正好:会天大雨。

    11. 一小段时间:会会儿。

    kuài

    1. 总计:会计(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