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
拼音:yā zi
注音:一ㄚ ㄗˇ
词性: 名词

鸭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 yā zi ] :

〈名〉鸭。


[ yā zǐr ] :

鸭子儿〈名〉鸭蛋。


引证解释:

⒈ 鸭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鹅鸭》:“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咸彻则卵浮。”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即于腹上约其尺寸,用利刃决之,肝胆突出,即割下其胆,皆如鸭子大,曝乾以备上贡。”

⒉ 家鸭。

《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三公子恐怕鸭子不肥,拔下耳挖来戮戮脯子上的肉厚,方纔叫景兰江讲价钱买了。”
张国庆《亲仇》第五章:“石祥走过去,帮助孩子们把掉在沟里的鸭子抓上来,转身来到孙家小院。”

⒊ 指脚。俗称脚为脚丫子,省作丫子,故亦以鸭子相称。

万国儒《踩电铃》:“他一看离上班还差二十多分钟,于是心里一急,撒鸭子就跑。”

国语词典:

鸭的俗称。

如:「她在乡下养鸭子。」

网络解释:

鸭子 (脊椎动物)

  • 鸭子 英文名称:Duck。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雁形目,鸭科鸭属动物,是由野生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是一种常见家禽。鸭是雁形目鸭科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是一种水、陆两栖动物。但不能在水中待太久,是卵生动物。
    • 1、鸭子的羽毛可以用来做十分暖和的衣服。
    • 2、由于长相与众不同,这只可怜的小鸭子常常受到其他同伴的捉弄。
    • 3、出壳不久的小鸭子,下水就会游泳,这是它的本能。
    • 4、鸭子的叫声没有回声,此谜无人能解。
    • 5、鸭子通常被人们形容笨拙,可是,我家小鸭子却例外。
    • 6、一群鸭子浩浩荡荡的向水里游去。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LQYG
    • 五行

    (名)(~子)鸟类的一科;通常指家鸭:~雏|~蛋|~蛋黄|~舌帽。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