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道
拼音:xiàng dào
注音:ㄒ一ㄤˋ ㄉㄠˋ

向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引道路。
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引证解释:

⒈ 指引道路。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劳乎?为有司者,不亦难乎?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考异:“所谓人者,指应举者而言。为之作嚮道者,谓指引其道路所嚮。”

⒉ 指引路或引路的人。参见“嚮导”。

清戴名世《纪红苗事》:“内地奸人诱使为苗嚮道,阑入攫取人畜。”
《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镇南王不用嚮道,率众深入,不战自溃。”

⒊ 谓向慕道义。

宋苏轼《策略二》:“今者曾不得岁月之暇,则夫礼乐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时而议也。”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读书嚮道,以充其识力,由少爷而老爷、而大老爷、而大人、而中堂,红顶花翎,贯摇头上,尚书侍郎,殆若天职。”

网络解释:

向道

  • 向道出自唐 韩愈 《送齐皞下第序》,释义为指引道路。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MKD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