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ǎn yuè |
注音: | ㄙㄢˇ ㄩㄝˋ |
散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乐舞名。原指周代民间乐舞。 南北朝后,成为“百戏”的同义语。
引《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
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
《周书·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
《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
⒉ 宋元以后指民间艺人。亦指民间剧团。
引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今人呼路岐乐人为散乐。”
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一出:“因迷散乐王金榜,致使爹爹捍离门。”
宋无名氏《错立身》戏文第四出:“老身幼习伶伦,生居散乐。”
元汤式《一枝花·子弟每心寄青楼爱人》套曲:“少不得留与青楼做散乐,倒不眊眊。”
国语词典:
一种乐曲:(1) 先秦的一种宫廷乐舞。专指六乐及小舞以外,由低级乐官所掌握的民间乐舞。《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汉.郑玄.注:「散乐,野人为乐之善者。若今黄门倡矣。」(2) 南北朝后各种戏、乐的表演。《周书.卷七.宣帝纪》:「散乐杂戏鱼龙烂漫之伎,常在目前。」《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散乐者,历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如是杂变,总名百戏。」
网络解释:
散乐
散乐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sàn,sǎn
- 注音ㄙㄢˋ,ㄙㄢˇ
- 笔划12
- 繁体散
- 五笔AETY
- 五行金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sǎn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 拼音lè,yuè,lào
- 注音ㄌㄜˋ,ㄩㄝˋ,ㄧㄠˋ,ㄌㄠˋ
- 笔划5
- 繁体樂
- 五笔QII
lè
1.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yuè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lào1.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