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文
拼音:zhuàn wén
注音:ㄓㄨㄢˋ ㄨㄣˊ

篆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篆文zhuànwén

(1) 汉字字体

题名并篆文。——·魏学洢《核舟记》
seal script

引证解释:

⒈ 篆体字。

《后汉书·张衡传》:“阳嘉元年,復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之二:“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镜花缘》第四八回:“苦花道:‘我看此碑都是篆文,一字不识,谁见什么天榜?’”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四章一:“这一对铜花钵大约是三五百年前的旧物,身上各有一条龙和一个太阳,底上铸有篆文‘内用’二字。”

国语词典:

以篆体书写的文字。

词语翻译

德语
Siegelschrift (S)​

网络解释:

篆文

  •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 1、上层亦四柱三间,四面缩减,正间有篆文“谕葬”二字。
    • 2、虽然看不懂,但跟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篆文差不多。
    • 3、虎头衔耳,三樽足上也盘画着密密麻麻的篆文,如果不仔细辨认只当做随意涂画的雕纹。
    • 4、黄逍拔出匕首之后,在匕首的刀身上看到了两个小篆文,即为‘斩神’。
    • 5、在城楼正中间,赫然是三个古体篆文“江陵县”。
    • 6、旁缺一角,以黄金镶补,印下面有形同龙凤鸟之状的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
    • 注音ㄓㄨ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XEU
    • 五行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