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状
拼音: | shì zhuàng |
注音: | ㄕˋ ㄓㄨㄤˋ |
事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事实情况。 2.犹行状。 3.指诉状所陈之事。
引证解释:
⒈ 事实情况。
引汉王充《论衡·四讳》:“诸工技之家,説吉凶之占,皆有事状。”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武陵太守闻娥(李娥 )死復生,召见,问事状。”
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用数顷刻,遂知种种作风,种种作者,种种所写的人和物和事状。”
⒉ 犹行状。
引明李东阳《储处士传》:“自述事状以告於太史氏,请为传以传。”
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福田先生﹞篤行君子也,数为余述诵两世事状。”
⒊ 指诉状所陈之事。
引《隋书·柳彧传》:“彧据案而坐,立素於庭,辩詰事状。”
网络解释:
事状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与事状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