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首布
拼音:kōng shǒu bù
注音:ㄎㄨㄥ ㄕㄡˇ ㄅㄨˋ

空首布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钱币的一种。其首中空﹐故称。形似铲﹐故又称铲布。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钱币的一种。其首中空,故称。形似铲,故又称铲布。

清李佐贤《古泉汇·空首布》:“布形类铲,故俗呼铲布,其首中空。”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一章第二节:“布币的发展,经过两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铲形,首空可以纳柄,所以称为空首布。”

网络解释:

空首布

  •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空首布是先秦四大钱系之一布币体系的分支。西周末始铸,春秋晚期以后盛行,公元前221年被秦始皇废止。
  • 字义分解

    • 拼音kōng,kòng
    • 注音ㄎㄨㄥ,ㄎㄨㄥˋ,ㄎㄨ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WAF

    kōng

    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泛。空话。空旷。空乏。空空如也。空前绝后。凭空(无根据)。真空(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空跑了一趟。空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空军。空气。空投。空运。

    kòng

    1. 使空,腾出来:空一个格。空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空白。空地。空额。空房。空缺。

    3. 亏欠:亏空。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HF
    • 五行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MHJ
    • 五行

    (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

    (2)姓。

    (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

    (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

    (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