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旆
拼音:qí pèi
注音:ㄑ一ˊ ㄆㄟˋ

旗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旌旗。

引证解释:

⒈ 旌旗。

南朝梁沉约《桐柏山金庭馆碑》:“云车万乘,载旗旆之逶迤。”
唐韩愈《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

网络解释:

旗旆

  • 旌旗
  •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云车万乘,载旗旆之逶迤。” 唐 韩愈 《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旗旆卷以舒。”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偏将蔡鸠居出车迎敌,方欲交锋,山凹里炮声又震,旗旆如云,大将却克引兵又至。”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TAW
    • 五行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 拼音pèi
    • 注音ㄆㄟ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TGH
    • 五行

    (1)(名)古代旗帜末端形状像燕尾的饰物。

    (2)(名)〈文〉泛指旌旗。